排泄系统的进化史

Kiaana Lv2

原生动物门(Protozoa)

代谢废物经细胞表面扩散排出,有伸缩泡的种类,伸缩泡除了调节水分外,还可排出一定代谢废物。

刺胞动物门(Cnidaria)

无特殊排泄器官,代谢废物由细胞膜排出。

扁形动物门(Platyhelminthes)

开始出现原肾管(protonephridium),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,由分支的排泄管构成,有排泄孔通体外。每一分支末端由焰细胞组成盲管。焰细胞由帽细胞和管细胞组成。

主要作用是收集多余水分和液体废物排出,调节体内渗透压,一些真正的的排泄物(如含氮废物)通过体表排出。

涡虫的焰细胞

假体腔动物(Pseudocoelomates)

排泄系统为外胚层演化的原肾管,但大多种类结构特化。

线虫动物门(Nematoda)

排泄系统仍属于原肾管型,但一般无焰细胞,主要包括两种类型。

  • 腺型原肾管:由1~2个原肾细胞构成;如小杆线虫。
  • 管型原肾管(H型):由一个大的原肾细胞形成的细胞内管构成;如人蛔虫。

线形动物门(Nematomorpha)

无排泄系统。

动吻动物门(Kinorhyncha)

具一对原肾管,位于身体近后端,焰茎球内具一条鞭毛,肾孔开口于第11体节带两侧。

轮虫动物门(Rotifera)

排泄器官为一对类似于扁形动物的原肾管,位于假体腔的两侧,但焰细胞的位置被称为焰茎球的结构取代。

每个原肾管包括20几个焰茎球及一个排泄管,焰茎球和排泄管为一合胞体,焰茎球无细胞核,核在排泄管壁上。左右排泄管后端联合形成膀胱,开口到泄殖腔。其主要功能是水分调节,排出的液体为低渗液。

棘头动物门(Acanthocephala)

排泄器官为一对原肾管,但只存在于部分种类中,以共同的排泄孔开口在输精管或子宫内。

腹毛动物门(Gastrotricha)

排泄器官为一对具焰茎球的原肾管,以排泄管开口于身体中部腹侧面。淡水种类原肾管发达,兼有排泄和水分调节功能;一些海产种类缺乏原肾管。

内肛动物门(Entoprocta)

排泄器官为一对原肾,位于食管周围,以一共同排泄孔开口于前庭(触手基部围绕的凹陷处)。

环节动物门(Annelida)

原始环节动物还保留原肾管,但管细胞代替了扁形动物的焰细胞。

多数环节动物具有按体节排列的一对或多对排泄管,称后肾(源于外胚层)。

典型后肾管为一条两端开口的管子,一端开口于前一体节体腔的多细胞漏斗,称肾口;另端开口于本体节的体表,称肾孔。具有排泄代谢产物和平衡渗透压的作用。

有的种类(多毛类)体腔上皮形成管子,称体腔管,开口于体表,分为排泄管和生殖管。有些种类后肾管和体腔管合并成为混合肾(外胚层+中胚层)。

担轮幼虫排泄器官为原肾管。

多毛纲(Polychaeta)

基本上各体节均有一对后肾管,肾口开口于体腔,经肾管由排泄孔到体外,可排泄尿素及衰老细胞。

寡毛纲(Oligochaeta)

排泄器官为每体节一对典型后肾管,称大肾管。环毛属无大肾管,而具三类小肾管:

  • 体壁小肾管:位于体壁内面,无肾口,肾孔开口于体表。
  • 隔膜小肾管:位于第ⅩⅣ体节以后,有肾口,开口于肠中。
  • 咽头小肾管:位于咽部及食管两侧,无肾口,开口于咽。

后两类又称消化肾管。开口于体腔的肾口可排除血液中和体腔内的代谢产物。此外,肠外的黄色细胞可吸收代谢产物排在体腔液中,再入肾口,由肾管排出。

蛭纲(Hirudinea)

具后肾管。

软体动物门(Mollusca)

排泄器官为肾脏,结构与环节动物后肾管类似(同源)。少数种类幼体为原肾管。后肾管位于围心腔两侧,由腺质部分和管状部分组成。腺质富有血管。

肾口(内肾口)开口于围心腔,肾孔(外肾孔)开口于外套腔。

后肾管主要排出血液中的代谢产物。此外,围心腔内壁上的围心腔腺可排除代谢产物于围心腔内,再经后肾管排出体外。软体动物肾脏还有一定水分重吸收能力。

单板纲(Monoplacophora)

具五对肾脏。

无板纲(Aplacophora)

不十分典型的后肾管,开口于外套腔。

多板纲(Polyplacophora)

后肾管。

腹足纲(Gastropoda)

肾脏一个,为带黄色的三角形体,右侧为输尿管。肾孔开口于肛门一侧稍后处,正位出水管内侧,使排泄物随水排出。原始腹足目具两个肾(如鲍)。

掘足纲(Scaphopoda)

一个肾脏。

瓣鳃纲(Lamellibranchia)

有一对由后肾管特化的肾脏,称鲍雅诺式器,腺体部在下(过滤),管状部在上(储存),肾孔开口于鳃上腔。围心腔腺称凯伯尔式器。主要含氮排泄物为尿素。

瓣鳃类的围心腔与肾的横断面

头足纲(Cephalopoda)

一对囊状后肾,包括两腹室一背室。肾孔开口于直肠末端外套腔中,肾口以肾围心腔管与围心腔相通。代谢物排入外套腔经漏斗喷出。静脉腺和附鳃心也具排泄功能。乌贼排泄废物主要为鸟嘌呤。

节肢动物门(Arthropoda)

低等节肢动物缺少专门的排泄器官,其代谢产物常伴随蜕皮排出。大多数节肢动物体内开口的后肾管消失,发展出内端封闭的高效排泄器官,以防血液受排泄物的污染。

一种是由残留的体腔囊与体腔管形成,例如甲壳动物头部的触角腺和小颚腺、蛛形纲步足基部开口的基节腺。

另一种称为马氏管,主要在蛛形类、六足类和多足类的中、后肠之间向肠内开口。马氏管是由肠壁(蛛形纲内胚层,昆虫外胚层)延伸形成的单层细胞的盲管,游离在血腔中收集代谢产物,排泄物最后经肛门排出体外。此外,马氏管还需借助肠道的重吸收作用。

螯肢亚门(Subphylum Chelicerata)

排泄器官包括基节腺和马氏管(起源于内胚层)。多数种类的消化盲囊可吸收血液中多余钙质排到肠腔。

蛛形纲排泄废物主要为鸟嘌呤、尿酸等。

甲壳亚门(Subphylum Crustacea)

排泄器官为后肾管演变而成,但与环节动物差别很大。甲壳动物仅头部存在后肾管,成体保留1或2对。第二触角节的一对称触角腺(绿腺),第二小颚节的一对称小颚腺(壳腺)。

幼体大多两种排泄器官都有,成体一般只保留一种。虽由后肾管演化而来,但肾口次生性封闭。两者结构包括末端囊和排泄管,后者末端常膨大为膀胱,膀胱与外胚层发育来的尿道相连。

十足目的与末端囊连接的排泄管前端也膨大,形成肾迷路。肾迷路呈绿色,之后的排泄管为白色,这两部分为腺质部分,作用可能类似于脊椎动物肾小球。

甲壳动物是排氨型代谢,此外,铵盐可通过鳃排出。

昆虫纲(Insecta)

主要排泄器官为马氏管(起源于外胚层),血液中的尿酸被马氏管吸收后送入后肠,随粪便从肛门排出。

脂肪体和一些体壁特化的腺体也有排泄功能。

多足亚门(Subphylum Myriapoda)

排泄器官为马氏管(外胚层)。

有爪动物门(Onychophora)

每一体节具一对后肾管,排尿酸。

触手冠动物(总担动物)

苔藓动物门(Bryozoa)

无循环、排泄及呼吸器官。

腕足动物门(Brachiopoda)

排泄器官为后肾管(一个或一对),连通外套腔与体腔,兼有生殖功能。

帚虫动物门(Phoronida)

排泄器官为后肾管,兼司生殖。

棘皮动物门(Echinodermata)

无专门排泄器官,皮鳃兼呼吸和排泄,管足兼运动、呼吸、排泄和挖掘泥沙。

半索动物门(Hemichordata)

排泄器官为口索前的血管球。

[task]脊索动物门请看下一页[/task] [warning]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并不是演化的先后关系,可以看做为平行演化的两个类群,所以排泄器官在这两个类群中是完全不同的演化道路。而无脊椎的原肾管、后肾管(皆为外胚层)和脊椎动物的前、中、后肾(皆为中胚层)可以看做是完全不相干的同功器官[/warning]

尾索动物亚门(Urochordata)

无集中排泄器官,仅在肠弯曲处有一团具排泄能力的细胞。

头索动物亚门(Cephalochordata)

排泄器官为肾管(中胚层),无明显肾脏。肾管位于咽壁背部两侧,约90~100对。一端有肾孔开口于围鳃腔,另一端以管细胞紧贴体腔,体腔的代谢废物渗透进入管细胞和肾管,再经肾孔进入围鳃腔,排出体外。

圆口纲(Cyclostomata)

有一对狭长肾脏,由腹膜固定在体腔壁上,两条输尿管沿体腔后行,开口于泄殖窦,由泄殖孔通往体外。肛门开口于泄殖孔前方。

七鳃鳗的肾脏属中肾,幼体同时具前肾和中肾。

盲鳗的前肾终身保留,中肾分节排列。

鱼纲(Pisces)

肾脏

肾脏来源于中胚层生肾节,在发生上经历前肾和后位肾。

前肾为胚胎期的泌尿器官,由身体前面的生肾节形成,具肾小球。大多数硬骨鱼前肾在成体时形成头肾,由淋巴样器官构成,无泌尿机能。

后位肾为成体排泄器官,由身体中部和后部生肾节形成,最初分节,最后成为一对块状器官。肾小体是后位肾主要组成部分,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。肾小球即背大动脉分支形成的微血管团,肾小囊是肾小管壁向内凹陷形成的,也成为鲍氏囊。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了肾单位。

输尿管&膀胱

输尿管一对,在胚胎期为前肾管,当后位肾形成时,前肾随之退化,前肾管纵裂为二,一条与肾小管相连,称吴氏管,输尿;另一条为米氏管,雄性退化,在软骨鱼雌性中形成输卵管。

绝大多数鱼的膀胱属于输尿管膀胱,为输尿管末端膨大;总鳍鱼和肺鱼的膀胱属于泄殖腔膀胱,由泄殖腔壁形成。

此外,鳃也能进行氮化物和盐分的排出,肾脏主要排难扩散物质,如尿酸、肌酐、肌酸等,鳃主要排易扩散物质,如氨、尿素等。

渗透调节

淡水鱼体内渗透压高于外界环境,所以肾小体发达,排大量低渗尿,肾小管重吸收盐分,鳃上有特化吸盐细胞从外界摄入盐。

海产硬骨鱼体内渗透压低于海水,需吞大量海水,通过肠壁吸收,多余盐分由鳃上的泌盐细胞排出。另外海产硬骨鱼肾小体数量较少,有的甚至完全消失,以减少水分排出。

软骨鱼类体内渗透压稍高于海水,渗透压主要靠尿素维持,尿素含量可随水分含量变化。直肠腺和肠上皮具有泌盐作用。

洄游性鱼类的氯细胞会随环境的改变而调节。

排泄产物

鱼类氮代谢排泄产物主要为氨

两栖纲(Amphibia)

肾脏

排泄器官包括肾脏、皮肤和“肺囊”等,但主要是肾脏。肾脏位于体腔后部脊柱两侧,为暗红色中肾。

输尿管&膀胱

左右肾外各连接1条输尿管,即中肾管,通往泄殖腔背面。雄体输尿管兼输尿和输精(称输精尿管),雌体仅输尿。

无尾目泄殖腔腹壁突出形成泄殖腔膀胱,因此输尿管和膀胱不相通,尿液经输尿管要先流入泄殖腔再流入膀胱储存。

蛙的泄殖系统

渗透调节

两栖类皮肤裸露,水分容易散失和渗入。在水中时,大量水渗入体内,并吸收离子。肾小球滤过机能强,每天滤过体重1/3的水,排大量低渗尿。然而,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很弱,在陆地上生活时主要靠膀胱重吸收水分。

排泄产物

两栖类氮代谢排泄产物主要为尿素。

爬行纲(Reptilia)

肾脏

排泄器官在胚胎时期经历前肾和中肾(和大多数羊膜动物一样),成体为后肾。后肾出现较晚,位置靠后,肾单位数目多,因此泌尿能力强,并通过专门的管道(后肾管)输尿。后肾出现以后,中肾管失去输尿功能,在雄性成为输精管(吴氏管),在雌性退化。

蛇的肾脏很长,一前一后。

尿囊膀胱

除楔齿蜥、大部分蜥蜴和龟鳖类外,一般无膀胱。蜥蜴和龟鳖类膀胱开口于泄殖腔腹壁。从发生上看,爬行类膀胱和所有羊膜动物一样,为尿囊基部扩大形成,称尿囊膀胱。

一些淡水龟鳖类还有两个副膀胱,分布有丰富毛细血管,可辅助呼吸。雌性副膀胱还能储水,作为营巢产卵时湿土用。

干旱地区的爬行类,膀胱具有重吸收水分的作用。

雄龟的泄殖系统

排泄产物

爬行类主要排尿酸。

盐腺

在多盐和干旱环境的爬行类,头部具有排盐的盐腺。

鸟纲(Aves)

排泄系统由肾脏、输尿管、泄殖腔组成。多数鸟无膀胱,鸵鸟有痕迹。

肾脏

肾脏1对,由后肾形成,每个肾分为很多肾小叶,易碎。皮质深红,髓质浅红。肾小管进一步分化为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,并且出现髓袢

输尿管

由肾脏腹面内侧发出开口于泄殖腔中部。

排泄产物

与爬行类相同,鸟类主要排尿酸。尿酸在肝中合成,从输尿管排出。

排尿酸是对有壳卵的一种适应,含氮代谢废物只能储存于尿囊中,而尿酸以难溶晶体形式存在,防止机体中毒。

盐腺

海洋鸟和沙漠鸟有发达的盐腺,位于眶上区鼻孔之间,可分泌盐溶液通过泌盐管排入鼻腔,经鼻孔到口腔沿喙尖滴出。

哺乳纲(Mammalia)

排泄系统包括肾脏、输尿管、膀胱及尿道。

肾脏

肾脏为一对卵形暗红色后肾,一般右肾高于左肾(人右肾低于左肾)。肾内缘凹陷,称为肾门,是血管、神经和输尿管出入的门户。从外到内分为三层:

  • 皮质部(肾小体密集的地方)。
  • 髓质部(肾小管会合的地方)。
  • 肾盂(输尿管在肾内的膨大)。

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单位。肾小体由毛细血管盘曲成的肾小球和包在其外的双层的肾小囊组成。肾小管分为近曲小管、髓袢、远曲小管。许多肾小管在髓质汇成集合管。

从左到右:A.肾脏纵剖 B.肾小体 C.肾脏及肾单位

尿液生成详见生理学。

尿道

雄性尿道为排精和排尿共同通道;雌性尿道仅排尿。尿殖孔和肛门分开是哺乳动物的特征。

皮肤也是哺乳动物的排泄器官,并参与体温调节。

  • 标题: 排泄系统的进化史
  • 作者: Kiaana
  • 创建于 : 2020-07-22 00:27:46
  • 更新于 : 2023-09-21 17:53:09
  • 链接: https://www.kiaana.cn/posts/evolution-of-the-excretory-system/
  • 版权声明: 本文章采用 CC BY-NC-SA 4.0 进行许可。
 评论
此页目录
排泄系统的进化史